螺桿空壓機作為工業(yè)領域的核心氣源設備,壓力不足是常見故障之一。其成因涉及空氣系統(tǒng)、油路系統(tǒng)、機械部件、控制系統(tǒng)及外部環(huán)境等多維度問題,需系統(tǒng)性排查與針對性解決。以下從故障原因與應對策略兩方面展開分析。
一、空氣系統(tǒng)故障:進氣與排氣效率失衡
進氣通路受阻
故障表現(xiàn):空氣濾清器濾芯積塵堵塞,導致進氣量不足(壓降>0.8bar時進氣量減少15%),排氣壓力無法達標。
解決措施:定期吹掃或更換濾芯(建議每2000小時檢查,粉塵環(huán)境縮短至500小時),使用壓差傳感器實時監(jiān)測濾芯狀態(tài)。
進氣閥控制異常
故障表現(xiàn):電磁閥線圈燒毀、閥芯卡滯或彈簧失效,導致進氣閥無法全開(開度<90%時氣量下降20%),或卸荷閥泄漏使壓縮空氣回流。
解決措施:清潔閥芯積碳,更換損壞彈簧或電磁閥,通過PLC程序測試閥門啟閉響應時間(應<1秒)。
排氣系統(tǒng)泄漏
故障表現(xiàn):管道接口、法蘭墊片或安全閥密封面老化漏氣,壓力上升時泄漏量>5%額定排氣量。
解決措施:使用超聲波檢漏儀定位漏點,更換密封件(建議采用金屬纏繞墊片),校驗安全閥密封壓力(應達額定壓力的1.1倍)。
二、油路系統(tǒng)異常:潤滑與密封失效
潤滑油不足或劣化
故障表現(xiàn):油位低于視鏡1/3,或油質乳化、碳化(運動粘度變化>±15%),導致轉子間隙密封失效,內(nèi)泄漏增加(容積效率下降至<85%)。
解決措施:停機狀態(tài)下補油至視鏡2/3,每2000小時檢測油質,按周期更換潤滑油(礦物油建議4000小時,合成油8000小時)。
油濾與溫控閥故障
故障表現(xiàn):油過濾器堵塞(壓差>0.35bar)導致供油壓力不足(正常油壓0.2-0.6bar),溫控閥失靈使油溫過高(>100℃時油粘度下降40%)。
解決措施:更換油濾濾芯,拆解溫控閥清洗閥芯,檢查彈簧彈性(壓縮量應符合原廠標準),必要時更換總成。
油氣分離器失效
故障表現(xiàn):分離濾芯破損導致壓縮空氣含油量超標(>3ppm),同時內(nèi)部壓降增大(>1.2bar),消耗壓縮機功率。
解決措施:更換油氣分離器濾芯,開機后觀察油位是否穩(wěn)定(30分鐘內(nèi)波動應<5mm)。
三、機械部件磨損:壓縮效率衰減
轉子與軸承磨損
故障表現(xiàn):長期運行后轉子嚙合間隙超過設計值(徑向間隙>0.25mm,軸向間隙>0.3mm),軸承游隙增大(>0.1mm)導致轉子位移。
解決措施:拆機測量間隙,研磨修復轉子或更換組件,更換軸承時采用熱裝工藝(加熱溫度80-100℃),確保安裝精度。
傳動系統(tǒng)異常
故障表現(xiàn):聯(lián)軸器彈性體老化斷裂,或皮帶松弛(張緊力<50N)導致電機與主機轉速不同步(轉速差>2%)。
解決措施:更換聯(lián)軸膠,使用張力計調(diào)整皮帶張緊力(參考原廠參數(shù)),對中誤差控制在0.05mm/m以內(nèi)。
四、控制系統(tǒng)與環(huán)境因素
壓力設定與傳感故障
故障表現(xiàn):控制器壓力上限設置低于實際需求,或壓力傳感器漂移(誤差>±0.05MPa)導致提前卸載。
解決措施:重新設定壓力參數(shù)(通常比需求高0.1MPa),用標準壓力表校準傳感器(每年至少一次)。
環(huán)境條件惡化
故障表現(xiàn):進氣溫度過高(>40℃時空氣密度下降7%),或海拔超過1000米(每升高100米,進氣量減少1%)。
解決措施:改善機房通風(加裝引風機,保持室溫<35℃),高原地區(qū)需選用高原型壓縮機(功率需提升10%-15%)。
五、系統(tǒng)性排查流程建議
初級診斷:觀察面板報警信息,檢測進氣壓力、油溫、油壓等實時數(shù)據(jù),對比設備手冊標準值。
分段隔離:依次斷開進氣閥、排氣管道、油路循環(huán),判斷故障所在系統(tǒng)。
精密檢測:使用激光對中儀檢查軸系偏差,用泄漏檢測儀定位漏氣點,通過振動分析儀診斷軸承狀態(tài)